很多人都以为刘国梁是孙颖莎的伯乐,但真相是,在刘国梁之前,已经有人赌上自己的职业生涯,为16岁的孙颖莎押下了改变命运的赌注。
2017年,国际乒联推出T2联赛,这个比赛由队长自主挑选队员组成战队对抗。 当时日本女乒的早田希娜势头凶猛,连续拿下多场比赛。 中国女乒正处于新老交替的艰难时期,压力巨大。
面对如此强劲的对手,江嘉良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震惊的决定:放弃使用世界冠军、削球名将武杨,而是选择当时年仅16岁、世界排名仅127位、毫无国际大赛经验的孙颖莎。
这个决定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。 身边的人都劝他不要冒险,网友们更是直接攻击他“被吓懵了,尽出昏招”。 甚至有人直言这是“自寻死路”。 毕竟,用一个小透明去对抗日本主力,看起来确实不靠谱。
但江嘉良心里有自己的考量。 他观察到孙颖莎虽然年纪小,但打球凶猛,属于快攻打法,看起来萌萌哒,场上气势却很足。 更重要的是,他看好的武杨曾经输给过孙颖莎,这让他觉得孙颖莎脑子灵活,可能在赛场上就能破解早田希娜的打法。 他甚至觉得,两个年龄相仿的女孩子之间,说不定就存在相克的关系。
江嘉良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:这本来就是锻炼新人的比赛,孙颖莎一个没打过国际比赛的小姑娘,就算输了也没什么,就当积累经验了。 但要是赢了,不仅能让孙颖莎向外界证明自己,更会给她带来巨大的信心。
比赛当天,孙颖莎和早田希娜站在一起时对比鲜明。 早田希娜不仅国际赛场经验更丰富,身高还比孙颖莎高了11厘米。 有网友调侃说,这个“软软糯糯的小姑娘”能在早田希娜手中拿下几分就不错了。
然而比赛开始后,孙颖莎让所有人大吃一惊。 她发球刁钻、落点灵活,反手快撕的突然性让早田希娜频频失误。 第一局孙颖莎以11:7轻松拿下,场边的江嘉良松了口气。
早田希娜在第二局迅速调整策略,发球变化增多,正手强攻也更具威胁。 孙颖莎一下子陷入被动,接发球屡屡出错,比分被早早拉开。 缺乏大赛经验的孙颖莎感受到了对手的压迫感,但她更清楚,如果再输一局,队伍就彻底失去了翻盘的机会。
关键的第三局,孙颖莎最开始以5:2领先,但早田希娜紧咬比分。 当比分来到9:5时,早田希娜连追五分,瞬间以10:9反超。 面对如此逆境,孙颖莎没有慌神,反而更加全神贯注,最终率先拿下十一分,赢下这局。
或许是连胜被终结的压力太大,早田希娜在第四局明显急躁起来。 孙颖莎则越战越勇,抓住对手急于求成的心理,以9:1的绝对优势快速结束比赛。
这场胜利不仅让孙颖莎为队伍逆转局势,更让她在国际赛场崭露头角。 比赛期间,江嘉良还让孙颖莎担任场外指导,培养她的大局观。 孙颖莎输球后,他会陪她复盘至凌晨,细致打磨技术动作。 某次大赛失利,孙颖莎躲在更衣室痛哭,江嘉良就分享自己19岁世锦赛惨败的经历,鼓励她勇敢面对失败。
当孙颖莎在赛场上大放异彩时,江嘉良却渐渐淡出了公众视野。 他没有跟着孙颖莎一起“升级”,也没有因为教出世界冠军而获得特别奖励。 他就像那个最容易被忘记的启蒙老师,依然在基层默默耕耘。
江嘉良是80年代威震乒坛的顶尖高手,他和陈龙灿搭档,曾压制瑞典的瓦尔德内尔、佩尔森等一众名将,开创了中国男乒的一个黄金时代。 如果不是因为乒乓球项目当年没进奥运会,他很可能成为中国第一个大满贯。
这样一个功勋名宿,在2017年那个关键节点,用他独到的眼光和敢于冒险的勇气,为孙颖莎打开了通往世界舞台的大门。 他没有选择最稳妥的方案,而是选择相信自己的判断,相信那个眼神里透着狠劲的河北小姑娘。
赛后刘国梁也承认:“江嘉良的用人决策非常果断,孙颖莎抓住机会展现了大赛气质。 ”这句话从时任乒协主席口中说出,无疑是对江嘉良眼光和勇气的最佳肯定。
孙颖莎在采访中总提到感谢教练团队。 有次她说“会努力,希望一直有你们支持”。 这么朴实的话,却透露出她对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的深深感激。
从2017年那场T2联赛开始,孙颖莎对早田希娜保持了全胜纪录。 这个纪录从两人首次交锋开始就没断过。 很多球评分析她们打法相克,但关键还是孙颖莎在那场比赛中积累的宝贵经验。 她后来提到,那场T2比赛让她学会在高压下打球,这种经验对后续成长帮助很大。
#优质好文激励计划#
人人顺配资-人人顺配资官网-专业配资公司-广东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