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0月28日,特朗普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一同登上“乔治·华盛顿”号航母,他在甲板上的第一句话就让全场震惊。这位新上任的美国总统当众宣布:要让美军航母“回归蒸汽时代”,全面放弃电磁弹射系统。
特朗普登舰的画面原本被期待为美日军事合作的象征——航母、舰员、领袖同框。然而,他一开口就让现场气氛凝固。

他连问舰员两次:“你们觉得蒸汽弹射好,还是电磁弹射好?”有舰员答“蒸汽!”特朗普立刻接话:“对!电磁弹射太蠢、太荒唐!”
此话一出,全场寂静。没有人想到,他会在这样正式的场合,公然否定美国海军过去十年的核心技术路线。紧接着,他宣布将签署行政命令——未来美军新航母全部改回蒸汽弹射与液压升降系统,并强调:“我讲认真的。”
这番言论在美国媒体间引起轩然大波。十年来,美国投入数百亿美元打造“福特级”航母,主打的正是先进的电磁弹射系统(EMALS)。然而,特朗普几句话就让这一切化为泡影。
实际上,特朗普的指责并非空穴来风。自“福特号”服役以来,电磁弹射问题频发——故障率高、维修复杂、维护周期长、成本暴涨,舰载升降机更是屡屡“卡壳”。
特朗普在2017年就曾吐槽:“谁会用电脑来发射飞机?太傻了。”这次登舰再度提起,不只是“嘴快”,而是有备而来。他借航母这一象征美国军力的舞台,公开挑战军方的技术路线与财政体系。
他痛批:“蒸汽弹射用了半个世纪,从没出过大问题。电磁弹射?连麻省理工博士都修不好!”这句话让五角大楼颜面尽失,却戳中了军方痛点。

特朗普甚至带着几分戏谑地补了一句:“我喜欢蒸汽弹射喷气时那股劲儿,很美。”这句看似随意的感叹,其实点出了他一贯的政治逻辑——他更信赖“能看见、能修、能打”的传统工业力量,而非高价、复杂、难以验证的科技方案。
蒸汽弹射系统依靠高压锅炉驱动,几十年来经受战火考验;电磁弹射则靠线性感应与储能技术驱动,看似先进,却问题重重。
特朗普的那句“锤子一敲就好”,不仅是对电磁系统的讽刺,更是对军工体系的质问:“你们造的这些,是为打仗,还是为烧钱?”
从2017年至今,“福特级”航母故障率居高不下,电磁弹射失灵次数超过200起,升降机使用率长期低于70%,调试周期一拖再拖。军方嘴上说“进度可控”,但心里都明白——离真正上战场还差得远。
特朗普一锤砸下,震动的不只是技术部门。背后牵连的是庞大的军工链条——从通用原子公司到诺斯洛普·格鲁曼,从承包商到五角大楼预算官,全都在这场“政治回炉”中遭到波及。
若他真下令恢复蒸汽系统,美国海军势必要进行结构调整、预算重编乃至舰艇重设计。这不是简单的“换系统”,而是一次彻底的路线清洗。
特朗普并非不懂科技,而是深谙政治。他明白,美军电磁弹射项目已成为军方与承包商之间的“利益共同体”。一旦推翻这套体系,意味着重塑军队与军工的权力结构。
他敢在航母上“开炮”,因为这是最好的政治舞台——既能树立“敢说真话”的形象,又能向选民展示他“敢管军队”的决心。

对军方来说,这是一场叛逆;对承包商而言,这是财源断裂;但对保守派选民来说,这正是他们熟悉的特朗普——那个敢拍桌子、敢逆行的总统。
别忘了,特朗普在输掉2024年选举后,一直在寻找重返权力中心的突破口。如今,他用一句“我懂造船”,重新赢得了话语权。
特朗普的这一系列表态,不仅仅是“蒸汽与电磁”的争论,而是一次对美国军事现代化方向的根本质疑。
电磁弹射的维护费用远超预算,技术稳定性依旧堪忧,舰长对系统信心不足——这些问题在内部报告中早已存在,却无人敢公开承认。而特朗普偏偏在最显眼的地方,揭开了这层遮羞布。
如果他真执行“回归蒸汽”的命令,从2026年起,美军舰艇建造路线将被彻底改写,意味着十余年的研发成果可能就此报废。
这不仅是技术的倒退,更是一场“政治逆转”——在科技与传统之间,特朗普选择了“可控的老办法”,选择了能让他重新掌控军方话语权的路径。
特朗普的“造船论”,听起来像玩笑,却道出了美国军备体系的矛盾。电磁弹射代表的是高科技理想,而蒸汽系统象征的是工业现实。
在这场“创新与回头”的博弈中,美国航母正摇摆在两个时代之间。
也许,特朗普不是真的怀念蒸汽的轰鸣声,而是怀念那个能用一锤子解决问题的年代。
而这一次,他要敲的,不只是甲板,而是整个五角大楼的神经。
人人顺配资-人人顺配资官网-专业配资公司-广东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